清小禾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3月5-6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是正确的。以前有人说“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这是不对的,农历与公历日期有较大的出入。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一声春雷,十里芳菲,虫鸣成阵,一川烟雨,满城花事,惊蛰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季节。“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阳春三月,是最美的季节,杏花、桃花、樱花也会相继绽放,美哉美哉。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响亮的节气。二十四节气里像谷雨、清明、芒种、白露这些名字都像宋词婉约派的低声轻吟,唯美典雅,唯有惊蛰像豪放派的长啸呐喊,因为一声惊雷,蛰虫惊醒,万物回春。
韦应物有诗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惊蛰,农家人把它作为春耕的开始。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惊蛰为仲春之一日”,惊蛰节气意味仲春的到来,一切都在复苏,梦和希望也开始苏醒。
元稹有诗曰:“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不仅写出了旷野间的自然现象,更赞美了农人的辛勤劳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二候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在古时候也是学堂开学的日子。惊蛰时的花信风:“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桃花灼灼,棣棠娆娆,蔷薇蔓蔓。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惊蛰过后,草和草,花和花,天青一色,烟雨绵绵,季节的信笺上,写满了草薰,风暖,光阴的画册里面,写满了山温,水软,盎然的春意,也落满了额头,鸟语花香,流水潺潺,禁不住会驻足多看几眼。
自古以来,春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非常的美妙,有淡烟流水静幽幽,有杏花微凉落地帖,有春风拂槛喜相逢,有沾衣欲湿情意浓,有西窗剪烛苦相念,有闲花落地显微凉,有霓赏羽衣花儿鲜。而惊蛰时分,柔媚的春天如江南女子娟秀婉约的面容。江南的春天有如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诗意江南,春意烂漫……怎么也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