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非遗岚山煎饼:在市场中传承
  

本报通讯员 王建炜 周逢海
  炉火熊熊,热气升腾,满屋飘香。在5月15日举办的岚山头街道烙煎饼大赛上,16位“煎饼女侠”齐聚岚山区岚山头街道佛手湾煎饼非遗工坊。“臂”走龙蛇中,面糊如丝如缕地铺展在炽热的鏊子上,随着铲子的翻动,一张张煎饼逐渐成形,五谷与情感融为一体,宛若一轮金黄的明月。
  岚山区依山傍海,渔民众多,出海带上一摞煎饼,能维持海上好几天的生活,一张薄薄的煎饼就是渔民们的心头好。“生产习惯成就了饮食习惯,我们这里有‘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传统,煎饼是我们的主食,烙的煎饼既好吃又好看,这才是真本事。”岚山煎饼非遗传承人唐英田平均30秒出炉一张煎饼,又好又快,因此她在这次比赛中摘得桂冠。
  40年前,唐英田和众多岚山头女性一样,早早地学会了摊煎饼的手艺。以前她烙煎饼是供自家食用,随着煎饼越烙好,十里八乡的渔民出海前都愿意来找她买,也有不少去外地出差的岚山人,临走前买上几十张带着路上吃。
  在这里,煎饼代表悠久的地方文化。文化与经济交融,近年来煎饼还成为众多岚山人的“致富饼”。
  “煎饼是百人百味,每家每户用的原材料、比例、时间、火候都有略微差距,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岚山煎饼原料是小麦、玉米、面粉、鸡蛋等,烙出来外酥里嫩,一口下去,麦香里透着淡淡的焦糊香,馥郁十足。
  铁鏊子、油擦子、木推子、煎饼尺子,是制作岚山煎饼的必备四件套。
  摊煎饼并无诀窍,唯手熟。唐英田烙煎饼的技艺已炉火纯青,诀窍来自日常生活的点滴,现在她每天最少烙300个“订单式”煎饼,供给各大单位、企业食堂,逢年过节更是闲不下来,每天要烙1000多个煎饼才供得上客户需求。
  2021年,岚山煎饼被列入第五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此契机,岚山头街道牵头组建起了极具特色的煎饼工坊,成立了由村居党组织领办的煎饼合作社,对煎饼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运营。“岚山煎饼”有了专属的名片。
  饱腹之品如今走上创新市场征途。“有了煎饼工坊,烙煎饼不仅有了伴儿,还能互相学习技术,大家一起想着法子让煎饼卖的更好,比如现在可以定制煎饼,不仅有地瓜面、荞麦面煎饼,甚至还有鸡蛋牛奶和火龙果煎饼!”唐英田说。
  煎饼工坊的煎饼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传统手工制作的岚山煎饼远销大江南北。
  “我女儿在外国语学院工作,经常可以见老外,一有机会就给他们宣传岚山煎饼,有不少外国人觉得好吃,还帮着在他们那边宣传!”唐英田介绍,不久前,一位常年生活在美国的日照人,通过女儿联系到唐英田,特地订了一批岚山煎饼。
  如今像唐英田这样,把烙煎饼当成经济收入的人不在少数,煎饼成为岚山头街道的一方产业,这里有岚山煎饼产销一体经营户50余户,年产量近100万斤。
  岚山煎饼作为非遗传承,依赖传承人的传承坚守,也依赖当地对文化的规划保护。岚山区坚持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加大非遗资源挖掘创新,精心打造岚山非遗研学中心、非遗工坊集群,擦亮“山东手造 岚山风物”品牌名片,持续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手工制作岚山煎饼不仅能够传承手艺,还能解决乡亲们的就业问题,增加收入,作为非遗传承人我责任在肩,无论何时何地,也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后来人们都忘不了岚山煎饼!”唐英田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区域·岚山】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非遗岚山煎饼:在市场中传承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