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学校以书香助力教师成长
本报通讯员 张传德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学校的持久生命力,更需要书香的浸润。
近年来,五莲县街头镇中心学校将教师阅读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工程”,通过设施保障、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让读书从“个人兴趣”升华为“全员行动”,成为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硬件保障:让教师“有书读、读好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教师读书“行有坦途”,街头镇中心学校在阅读环境建设上下足功夫———
图书足量配置,书品涉猎广泛。该校每年根据教师需求,配备满足全科教学教研需要的教育教学图书,同时让每一位教师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一种报刊,学校统一订购。通过“你读书、我买单”的形式为教师添置图书刊物,供教师随时阅读。
读书场所合理,读书环境温馨。该校把图书馆建设纳入工作的重要工程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设有专门的教师阅览室,拓宽教师的阅读空间。
读书时间充裕,零整时间搭配。该校每周四下午开展读书日活动,通过分流调课保证大部分教师在图书馆安静读书。
顶层设计:以制度激发阅读内驱力
如何让读书从“任务”变为“习惯”?该校通过系统性设计,构建起“领航—研讨—考核”的全链条机制:
分层领航,示范带动。该校组建以领导班子成员、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核心的“第一梯队”,通过读书分享会、直播讲座等形式,带动全员参与。建好线上线下交流群,谈读书与教学的融合,让他们的深度学习与体验引领全员的学习热潮。
深度研讨,学以致用。该校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心得评比活动,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反思笔记。开展读书心得评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点燃了读书活动热潮。
长效激励,助力成长。根据教师全员读书活动工作安排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三本必读书目,至少写一篇高质量的读后感或书评,周周考核,时时鼓劲,月月考核,评优树先,让书香学校、书香教师成为全校的标杆旗帜,不断引领激励全校老师坚守读书成长的底线,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