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战略意义
图片
  

郗胡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部署彰显了先进制造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韧性与质量,唯有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才能筑牢实体经济根基,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先进制造业的战略价值可以从三个层面深入理解。
  实体经济的“压舱石”,筑牢产业体系根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0至202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先进制造业既巩固了实体经济底盘,更让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中有进”。
  产业升级的“发动机”,激活协同发展动能。作为技术创新重要载体,先进制造业不仅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三化”转型优化自身结构,更能赋能千行百业。现代服务业依赖其提供的芯片、服务器等生产工具,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又催生更大的服务需求,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先进制造业通过打通融合堵点,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未来产业孕育成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续动力。
  国家安全的“防护盾”,保障供应链安全。历史经验表明,具备相当规模与完整体系的制造业,是国家应对全球性危机与地缘政治动荡的根本保障。比如,日本、德国、韩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将制造业比重稳定在20%左右,并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保持货物贸易顺差。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28.1%下降至2023年的26.2%,存在一定程度“脱实向虚”的倾向。另外,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在高科技领域遏制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高温超导材料等重大突破,正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成果,彰显了先进制造业在增强产业链韧性中的战略作用。
  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特质集中体现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大维度,共同构成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的发展图景。
  智能化是核心引擎,以科技赋能重构生产体系根基。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渗透,制造业正从“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制造”跨越。
  绿色化是必由之路,以低碳转型践行可持续发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绿色制造已成为产业升级的硬性要求。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16.8万辆,同比增长38.7%;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4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气候雄心峰会承诺,绿色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目前国家级绿色工厂已达6430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约20%,绿色产业集群效应与全链条低碳转型成效凸显。
  融合化是发展形态,以跨界协同拓展产业边界。创新维度上,超过5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主力军,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6.8万亿元。产业维度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共生,研发设计、创新孵化等服务为制造业赋能增效。空间与要素维度上,京津冀、长三角等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突破关键共性技术672项,构建起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十五五”时期,我国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围绕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融合创新深化及生态支撑强化,推动先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夯实制造基本盘。传统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约80%,是“基本盘”所在。“十五五”期间,我国将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推动传统制造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优势地位。依托标准引领与品牌建设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化工、机械、造船等重点领域实现提质升级,使传统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筑牢根基。
  拓展新兴未来产业,开辟增长新空间。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催生万亿级市场。面向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标志性产品与特色产业链。通过国有资本倾斜与数据要素改革,充分释放新兴产业发展活力,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先进制造业开辟新的增长赛道。
  深化“三化”融合,重塑竞争优势。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纵深推进,是先进制造业重塑竞争优势的核心路径。聚焦智能工厂建设,持续提升工业机器人等数字装备的应用水平;从被动节能减排转向主动内生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与配套基础设施,实现减碳与产业增长的协同推进;以数实协同为核心,引导技术、数据等关键要素向制造业集聚,培育专业服务商破解产业转型中的痛点难点,实现产业竞争力系统性提升。
  构建创新生态,筑牢发展根基。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保障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产业链自主可控。持续实施重点产业链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引领未来竞争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通过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创新体系,打破资源流动壁垒,强化基础研发与原始创新投入,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与资源保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勾勒出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蓝图,随着各项部署的落地实施,先进制造业必将进一步彰显“骨干”担当,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理论创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战略意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