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文撰文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非法金融机构、非法办理金融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极易误导客户进行非理性借贷和投资,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大了投资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消费者信心,不利于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
上述问题与广大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不无关系。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努力提升金融素养,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需普及基础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关知识。需要各部门更好地普及包括个人征信、银行卡安全、支付工具使用、存款保险制度、保险知识和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基础金融知识,也需要不断普及一些投资和防诈骗知识,以提高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防范投资风险。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要突出围绕“一老一少”重点人群进行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金融知识宣传应具有针对性,面向青少年、在校学生等应重点普及合理借贷、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针对老年人应重点普及理性投资理念,警惕有关金融骗局,提高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要借力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发展。积极利用数字技术破解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难题,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推出互动体验宣传模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金融知识输送。
——《经济日报》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