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冲破重重阻碍、克服艰难险阻后取得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彪炳史册伟绩的精神动力。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对于新时代铭记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了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之日就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伟大建党精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成熟和升华的。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实质
党的根本是人民,党的力量是人民,党的血脉是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既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原点和初心,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的百年建党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稳稳站住人民立场,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始终将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所在。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始终坚持和发扬伟大斗争精神,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基石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之际,自成立之日起就处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重重包围的困境,伟大斗争精神与党相伴相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斗争史,英勇的中国人民在革命峥嵘岁月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斗争精神。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世界形势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为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斗争、顽强斗争。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是一支真正能够代表和团结人民的群众性政党,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超凡的政治智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党的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的首要一条。当今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党员必须承担起对党忠诚的政治担当,稳稳站住人民立场,与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自觉,凝聚起全体党员的强大向心力,确保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