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晓凯 报道
本报讯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市财金集团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为主线,扎实推动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两促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疫情防控毫不松懈。面对疫情频发、多发情况,市财金集团安排部署疫情排查、快递检测等工作,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强财富中心楼宇疫情防控管理,对入驻企业实行“家”管理、“家”服务,成立青年抗疫先锋队、后勤保障服务队,组建2支应急分队,严格有序开展应急演练,组织楼宇进行两轮免费核酸检测。履行“双包一联”“双报到”责任,组织党员志愿者协助包联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演练等相关工作。
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确保实现“开门稳”“开门红”。加速推动基金设立、科技创新创业基金、人才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运作,发挥基金引导、撬动、赋能效应作用,助力我市科技型、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汇聚。聚力推动资本招商,国际财富中心、白鹭湾科技金融小镇两大平台坚持“汇聚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项目流”的发展定位,目前存量企业1106家,累计实现税收17.38亿元;创新“平台+”理念,以股权、资本为纽带,培育神通瑞帆节能、“京东服务+”、浣洗中国等总部相关业务稳健发展。做大做强供应链金融业务,抓好疫情防控窗口期,推动供应链业务客户营销,围绕中林集团、能链集团等核心企业,创新“资金+信用+贸易”合作模式,做强做大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利润总额1347万元。助力突破县域经济,进一步创新丰富投资、担保等金融服务“工具箱”,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与各区县(功能区)和相关企业平台合作。
金融服务惠企惠民。市担保集团和市担保公司错位发展、互为补充、双轮驱动,嫁接国家、省政策资源,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实体,保障企业在疫情冲击下保持稳定健康发展;今年已为近百户小微企业提供担保3.56亿元,目前在保户数超过2600户,在保余额26亿元。发挥应急转贷基金作用,面向实体经济领域符合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条件、资金周转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应急转贷服务;今年累计为36家企业提供应急资金5.43亿元;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108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应急转贷资金23.28亿元,同时坚持执行日转贷费率0.08%,远低于企业使用社会“过桥”资金的费率,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4500万元,在疫情期间有效保障了信用链安全,对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起到重要作用。开设受疫情影响企业融资服务绿色通道,以科技赋能金融,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便捷、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平台入驻金融机构33家,注册企业3.82万家,累计为3万余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平台授信服务流量4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