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杨琇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充满了希望……”在莒县福利服装厂“小草学堂”剪纸教室里,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安庄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辛崇花正在耐心地指导孩子们进行非遗剪纸学习。
“用绿色剪出‘春’字,再贴在用红纸剪好的爱心上,告诉孩子们,春天来了,心中要充满希望、充满爱。”辛崇花说,通过学习剪纸,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我国的传统非遗文化,也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据了解,莒县福利服装厂残疾职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有42人,其中小学生16人,儿童5人,由于父母残疾及工作原因,这些孩子放学后看管、学习成了厂长辛兴芬急需解决的问题。莒县经济开发区团工委在莒县福利服装厂“小草学堂”成立后,积极对接县第二实验小学、莒县书法协会、公益组织等,邀请老师利用周末和假期为该厂残疾职工子女,提供课业、绘画、书法、剪纸等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