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经济新模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实惠的服务体系。发展共享经济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对于推动社会资源共享、节约和效益最大化,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享单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捷和快捷方式,降低日常开支和生活压力。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效率和幸福感。
一、分析价值感知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所谓顾客感知价值,就是指顾客感知的产品或服务利益的总体评价,以及产品或服务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权衡。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关注客户感知,以及客户从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利益,基于客户价值和体验价值的概念。二是以企业为基础,以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参与价值等概念衡量的客户对企业的价值。顾客感知价值一般分为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初,客户感知价值理论主要应用于企业实践的研究,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用户行为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客户感知价值理论来研究价值感知如何影响共享单车用户的信任态度和主观幸福感。我们将客户价值定义为服务给用户带来的收益。我们分析了顾客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功利价值、享乐价值和社会价值。具体而言,功利价值的感知是指共享单车在节省时间和锻炼身体方面的实用性;享乐价值是指骑共享单车带来的快乐;社会价值是指以绿色出行的形式对社会的贡献。客户感知价值会产生一系列积极的行为,如新的态度和信任。经济的信任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相信其他人在采取有益行动时,信任就会出现,进而会影响用户的幸福感知。
二、探讨单车系统特征对用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
共享单车服务是新兴的共享经济背景下的单车服务。由于用户缺乏关于共享单车服务和运营商的全面信息,他们与共享单车系统和应用程序的交互决定服务的有用性和易用性。这种交互过程中的积极感知,将使用户克服风险感知,最终建立对共享单车等服务的信任。先前的研究表明,技术会影响信任态度的观点,并且证实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是信任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共享单车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将对用户的信任态度产生积极影响。
主观幸福感被定义为“一类广泛的现象,包括人们的情绪反应、领域满意度和对生活满意度的整体判断”。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中,生活满意度通常是幸福感的衡量标准,也是对生活质量的主观评价。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关注婚姻状况和环境的影响,主要针对成年人和老年样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新研究。一些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促进主观幸福感感知。而信任在包含风险因素的买卖双方关系中至关重要。当用户感知到较低的风险时,他们的信任态度会上升,主观幸福感也会增加。因此,本研究认为,共享单车使用背景下的系统特征通过影响用户信任进而影响用户主观幸福感。
三、探讨社会影响、个人成就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理
社会影响描述了个人的情绪、观点或行为受到他人影响的现象。在信息系统研究中,它可以定义为个人在选择是否采用新系统时对他人意见的重视程度。1958年,凯尔曼确定了三种广泛的社会影响类型:顺从、认同和内化。顺从是指人们表面上同意他人意见,但私下保留不同意见的情况;身份认同描述了公众人物和名人等有影响力的个人的影响;当人们公开和私下接受一个信念时,就会发生内化。该理论可以在社会化、说服、销售和营销中看到,并且在信息系统研究中也得到强调。当人们不确定时,社会影响尤其重要,因为刺激本质上是模棱两可的,或者因为存在社会分歧。社会影响被证明可以减轻消费者的不确定性。消费者通常对不确定性感到不舒服,所以,他们倾向于与朋友或亲戚互动。这就会增加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信任。社会影响同样增加对信息技术或服务的信任,进而影响用户主观幸福感感知。
个人成就感是指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成就感。本文将个人成就定义为用户完成自行车骑行时的能力和成就感。以往关于个人成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教育和企业组织,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个人成就对主观幸福感有积极影响,例如,来自赞美和他人认可的愉悦感。本研究认为,作为燃烧卡路里和节省碳排放的奖励结果,个人成就感会对用户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四、主要研究结论及其启示
本研究调查了影响共享单车用户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本文综合模型提供的证据表明,用户的感知价值、社会影响和共享单车系统特征是决定用户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感知价值和社会影响通过信任态度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主观幸福感由两个层面决定:个人(感知价值)和其他人(社会影响)。此外,主观幸福感同时需要对他人的信任。共享单车系统特征,如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也与用户主观幸福感有关。最后,主观幸福感会受到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成就感。
实践启示:
第一,能够为企业加强共享经济背景下共享单车使用提供指导方针和启示。共享单车用户对内在愉悦感的重视程度高于其他因素,经营者应在保障共享单车安全的同时,提升骑行体验的愉悦价值。此外,在营销活动中强化共享单车服务的实用性、愉悦性和幸福感。针对自行车系统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在系统中融入个性化元素来改进人机交互设计。
第二,有利于政府修改当前共享单车政策,宣传共享单车法规,树立积极的认知,改变社会态度。建议政府和共享单车企业通过提升共享单车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提升居民个人价值感知和对共享单车行业的信任态度,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建议政府可以通过对比共享单车的优势与其他出行方式(如私家车)的劣势,更好地促进共享单车的使用。共享单车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因缺乏身体活动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因此,政府应支持并提供更多补贴,以支持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举措。政府的最后一个角色是制定管理共享单车市场和规范用户行为的规章制度。
(执笔:马良张新丁晓燕王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