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没想到这么快就处理好了,两个小时后,我就收到了保险公司赔付的各项费用1500元。”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孙先生在处理完事故后发出感慨。
这种便捷正得益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推出的“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新机制。
7月25日13时许,在日照市区济南路与北京路交会处,一辆小轿车在转弯时与直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剐蹭,导致孙先生轻微受伤。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直属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指令事故处理民警赶赴现场,同时联系人保财险日照市分公司查勘员。不到10分钟,大队事故处理民警便赶到了现场。
根据大队推出的“警保联动”快处快赔新机制和轻微人伤交通事故处置流程,民警简化程序快速定责,引导双方达成快处协议,当场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并注明调解结果。一系列操作无缝衔接,8分钟后,事故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驶离现场。
“警保联动”新机制最大的突破就是公安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联动合作,让“小事故”不再引发“大拥堵”,让“小赔付”不再带来“大麻烦”。在以往处理人员轻微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需分别联系公安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赶赴现场,双方分别进行勘查,工作存在交叉重叠,事故当事人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尤其是在车流人流量密集的上下班高峰时段,车辆停放在现场,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给交通带来压力,还会让大家感到既“堵路”又“堵心”。
“原先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处理完毕的轻微人伤事故,‘警保联动’机制启动后,我们和保险公司只需一方勘查现场即可,双方打通行业壁垒,实现信息互通,现在不用30分钟就可以完成,赔付款项也会快速到账,减少了事故当事人在公安交管部门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来回奔波,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提升了工作质效。”交管直属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中队长林坤介绍。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交管直属大队将“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延伸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研判,确定市区内事故多发点段,将路面巡逻、执勤的民辅警与保险公司查勘员精准部署在周边。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就近力量立即到场,采集信息上传到联络群,责任当场明确,引导快速撤离,既减少了道路拥堵,又让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针对赔偿金额在3000元以内的轻微人伤道路交通事故,我们会同保险公司印发了《轻微人伤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指南》,划定了受伤当事人伤情适用范围,现场拍照和身份信息采集要求,确保事故处理流程规范、公平合理、群众满意。”林坤介绍。
人保财险日照市分公司理赔中心主任王文刚说:“公司日常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中,轻微人伤占一半以上,推行‘警保联动’新机制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为轻微人伤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树立了新标杆。”
从传统模式下“等待久、理赔慢、易拥堵”,到如今“快处、快赔、快撤”的无缝衔接,“警保联动”快处机制不仅破解了“小事故大拥堵”等痛点,更在炎炎夏日里,用实实在在的便捷,让群众感受到公安交管部门提升服务质效的“加速度”。同时,公安交管部门将不断扩大“警保联动”新机制的覆盖面,形成范围更广泛、服务更全面的道路交通事故快处网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