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推行“处警+巡防”双模式 提升夜间治安防控效能
五莲公安“110+1”守护百姓平安
  

□ 本报通讯员 张瑜
  “我从外地坐大巴车回家,下错站迷路了……”8月14日凌晨,五莲县潮河镇民警李政伟巡逻至北京北路时,发现一位大姐独自坐在路边,神情茫然。经了解,这位家住30公里外街头镇的大姐因提前下车而迷路,无法返家。李政伟立即联系街头派出所,合力将其平安送回家中。
  这样看似平常的深夜“偶遇”,在五莲县早已不是第一次。餐饮夜市散去后,街头仍有零星的行人;企业园区下夜班时段,主干道迎来短暂车流高峰……这些深夜时段的动态与随之而来的治安课题,正为基层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挑战。
  五莲公安主动调整工作机制,推出“110+1”深夜巡防新模式——— 每晚11时至次日凌晨5时,弹性调配警力,值班民警在无警情或处理完警情后,继续按预定路线,开展至少30分钟的延伸巡逻。
  这一“处警+巡防”的双线模式,很快显现了效果。8月10日凌晨,许孟派出所民警张凡带队巡逻至闫家庄村附近,发现村外一间常年闲置的小屋亮着微弱的灯光,张凡带队上前盘查,将4名正准备作案的嫌疑人当场控制。“110+1”,加的不仅是一条巡逻路线,更是危急时刻快一秒的反应,是多一重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震慑,也让老百姓走夜路时多了一份安心。
  “以前怕黑,现在每次走到这儿,总能遇见你们巡逻,感觉比白天还放心。”9月1日凌晨2时,在高泽工业园,刚下夜班的刘女士向巡逻民警道出了心里话。
  后半夜没有处警任务时,民警会主动往人多的地方走、往灯光暗的地方巡。五莲公安将企业园区、城郊接合部等区域划为“夜间防控核心区”,特巡警与派出所警力错时交叉巡逻,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也让夜归的人心里有底。
  在警情多发的生活小区、沿街商铺、夜市摊点,车巡和步巡的频次进一步增加,警用无人机也悄然升空,借助红外巡视和高空瞭望,实现“地面+空中”无死角覆盖。
  巡逻不只是“走一遍”,更要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隐患。巡逻时,民警会逐一检查小区保安是否在岗、村居巡防是否到位,对门禁失效、巡防缺位等隐患现场提出整改要求。
  “刘班长,工作中要注意识别‘拉车门’盗窃嫌疑人,停车场的监控坏点要及时修复。”9月10日凌晨2时许,城关派出所民警葛林巡逻到一个停车场,细心向值班保安员叮嘱相关注意事项。
  每一次巡逻出发前,民警都会领取当夜的巡防清单,明确重点区域,哪些停车场易发案、哪个夜市人流量大、哪里曾是案件高发点,都做到心中有数。巡逻中,借助智慧警务平台实时上传点位、反馈情况,确保巡逻不断线、无盲区。任务结束后,还会提交巡逻日志,实现每次出巡有记录、每次点名有追溯。
  五莲公安“110+1”深夜巡逻的每一步,踏实又温暖。那一盏盏常亮的警灯,无声却坚定地守护着山城的每一条街巷,让平安与宁静成为深夜最寻常的风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区域·五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五莲公安“110+1”守护百姓平安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