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 李兆双 丁洁 逄金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食堂作为保障学生日常饮食的重要场所,其运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校园食堂不仅承担着为学生提供营养均衡、安全卫生餐饮服务的重任,同时也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提出将深化“校园餐”等方面突出问题治理,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也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因此,深入研究校园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相应策略,对于提升校园食堂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许多校园食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成本控制措施。在食材采购方面,部分食堂采用了集中采购的方式,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和更好的供货服务。一些食堂还建立了食材采购比价制度,定期对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质量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例如,与当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周定期采购蔬菜和肉类,获得了较为优惠的价格;同时,每月对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调料进行比价,选择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人力管理方面,根据食堂的用餐高峰和低谷时段,灵活调整员工的工作班次,避免在低谷时段出现人员闲置的情况;对厨师进行合理分工,根据其擅长菜系和烹饪技能安排菜品制作任务,提高烹饪效率。通过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能源管理方面,部分食堂安装了节能炉灶、节水型水龙头等节能设备,能够根据烹饪需求自动调节火力大小和合理用水需求,节省了燃气、水资源消耗。同时,加强对员工的节能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鼓励员工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良好的节能习惯,在餐厅和厨房张贴节能宣传海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节能培训,提高了员工节能意识。
尽管校园在食堂成本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运营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食材采购、人力、能源等方面的成本不断攀升,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加之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食堂经营压力增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食堂的经济效益,也可能间接影响到餐饮服务的质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因素、管理因素、人员因素、观念因素,具体表现在食材市场价格不稳定,市场竞争不充分,食堂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员工节约意识淡薄,专业技能不足,缺乏先进成本控制技术,缺乏成本效益观念等因素。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显著降低食堂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食堂在物价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等不利因素下仍能保持稳定的运营,为学校的后勤保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合理的成本控制还能保证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改善食材质量、提升服务设施等方面,满足学生的饮食需求,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鉴于校园食堂成本控制的意义,针对上述复杂且多样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五项”成本控制策略。
实施原材料成本控制策略,包括积极优化采购渠道,拓展供应商资源,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引入更多优质供应商,增强采购的议价能力;科学制定采购计划,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预测等方法,结合食堂的实际情况,精准预测原材料的需求量,合理安排采购时间和数量;加强验收管理,制定严格的验收标准和流程,增加验收环节的专业性和严谨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实施人力成本控制策略,涵盖合理配置人员,根据食堂各岗位的工作量和业务需求,进行科学的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避免人员冗余和不足;加强员工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包括业务技能培训、服务意识培训、成本控制培训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成本控制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能源成本控制策略,加大对节能设备的投入,引进先进的节能炉灶、节能灯具、节能空调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培训、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营造全员节能的良好氛围;建立能源管理制度,明确能源管理的责任和流程,加强对能源消耗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实施设备管理成本控制策略,包括规范设备采购流程,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审批制度,在采购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食堂的实际需求;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新设备,根据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技术状况,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食堂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同时,为确保成本控制策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需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建立成本控制监督策略,成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监督小组,定期对成本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加强食堂内部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和责任心;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共同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等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本文系2025年日照市社科专项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2025088;作者单位:日照市卫生学校五莲县财政局 日照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