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五莲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不懈抓绿色经济,7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植绿护绿、山区开发、绿色发展、富民强县发展的历史,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实现山城绿色蝶变。
一、立足生态优势,“生态+产业”充分释放生态红利
五莲县把培育绿色产业、推进经济绿色增长作为践行“两山论”的重点,积极发展生态农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推动产业向结构“轻”、模式“绿”、质量“优”转变,充分释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生态红利。
(一)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林业。依托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优势,坚持龙头企业带基地,标准化生产出精品,生态型产品创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林业。狠抓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坚持发展与新上并举,引进与盘活并举,在龙头企业发展方面探索新发展模式,以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户增收。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制定品牌争创激励政策,组织实施标识设计大赛,推出农产品整体形象品牌“五莲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强化培育扶持,积极引导园区龙头企业和国有资本强强联合,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发展生态工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严守项目准入“绿色门槛”。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好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理念,“招商选资”,抬高项目准入“绿色门槛”,严把项目“入口关”。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培育、提升”两篇文章。传统产业稳健发展,工业坚持走低碳、循环、清洁、绿色发展路子,育“群”延“链”并重,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瞄准省内重点推进的“十强”产业,主攻高端优质“四新类”项目,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结构‘轻模式“绿、质量“优”转变,进一步释放“绿色空间”和高质量发展“绿动能”。
二、发挥生态特色,借力发展全域旅游富民产业
依托生态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掘金“美丽经济”,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推动旅游富民,实现乡村振兴。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优化旅游格局、举办体育赛事,做强全域温泉康养,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以国家健身步道为主线,山岳游为龙头,新业态项目为支撑,乡村游为时空补充的全域旅游格局。聚力做活乡村旅游,林水项目融入采摘游、民俗游等元素,建成精品民宿,带火了周边乡村游,实现了村民家门口致富。
三、深入挖掘生态要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五莲县深入挖掘生态要素,转变为资源要素,立足县域东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差异,推动两极联动、融合互补、全域振兴,通过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五莲美丽“蝶变”。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全域化理念谋划,实施“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全域旅游+脱贫攻坚”模式振兴乡村工程,做活生态生财文章,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五莲版”。大力发展现代林果产业园。着眼让“青山变金山、叶子变票子”,招引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流转土地,建成生态绿化及林果片区,为周边群众提供长期务工岗位,实现农民增富,集体增收,企业增效。打造特色田园综合体。以工商资本引进、主导产业培育、新业态打造等为抓手,规划建设特色田园综合体。五莲山—白鹭湾田园综合体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规划设计,致力搭建集现代农业、文化艺术、康养旅游、科技金融于一体的城乡统筹平台,通过“艺术+旅游”模式,实现三产联动和城乡融合发展。
五莲县坚持绿色发展,点绿成金,把绿色崛起作为发展的新路径,做大做强绿色经济,激发释放生态红利,让绿水青山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探索走出一条生态高颜值、发展高素质的路径。
(作者单位:中共五莲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