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波 辛昊良 王琼 主琳 崔小雨
作为东夷文化核心发祥地,山东日照拥有尧王城等重要遗址,但其文化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品牌影响力。当前需通过创新传播,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东夷文化IP,破解“有资源无品牌”的困境。
一、构建传播理论框架与策略模型
(一)创新理论基础与范式。引入德国学者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双轴模型,构建“认知—互动—转化—忠诚”的全周期传播链。借鉴参与式文化理论,推动用户从“文化消费者”转变为“文化生产者”,结合“媒介场景”概念,构建三类传播场景。
(二)设计“四维驱动”框架的策略模型。内容层采用IP化叙事与数字化转化,搭建IP 开发矩阵,设计核心IP“黑陶精灵”形象。渠道层采用全媒体矩阵与跨界联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技术层采用沉浸式交互与数据赋能,探索开发“尧王城AR重建”应用,探索构建“东夷文明元宇宙”。受众层采用分众化策略与国际传播,积极探索国际传播路径。
(三)建立策略实施保障机制。摸索设立“东夷文化传播专项办公室”,统筹资源分配。山东大学考古系提供文化符号解读,确保传播内容学术严谨性。与腾讯、字节跳动签订战略协议,获得流量扶持与技术资源。初期投入用于技术开发与内容生产,中期优化用于数据监测与策略迭代,后期推广用于国际传播与品牌营销。
二、重构从文化符号到现代叙事的内容创新路径
(一)IP 开发构建文化符号。设计核心IP“黑陶精灵”形象,以蛋壳黑陶高柄杯为原型,融合太阳纹样与海浪曲线。尝试跨媒介叙事,在动画、游戏、文旅场景中埋设“失落的太阳图腾碎片”等统一叙事线索,用户在不同平台参与可解锁完整故事。探索粉丝共创机制,发起“东夷IP设计大赛”,征集用户创作的衍生形象与故事。开发主题研学课程,建造沉浸式主题体验空间。
(二)数字化叙事进行技术赋能。策划《寻找失落的东夷文明》短剧,揭秘蛋壳黑陶制作工艺,以悬疑手法解读陶器刻符“日月山”的文字演化意义。尝试开发《东夷之眼》交互项目,用户可选择视角,体验不同身份下的东夷文明。虚拟太阳祭典的交互设计,用户可通过手势操作点燃虚拟圣火、排列星图完成祭祀仪式。
(三)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融合碰撞。与李宁合作推出“东夷纪”国潮服饰,将螺旋纹、弦纹转化为印花图案。开发《东夷密码》科幻系列短剧,设定未来考古学家通过量子技术穿越回东夷部落。设计《黑陶精灵的冒险》AR儿童绘本,扫描绘本页面可触发AR动画,讲解制陶工艺与太阳崇拜知识,配套“拼合陶器碎片”等益智游戏。
(四)建立内容生产的协同机制。推出UGC激励计划,鼓励用户生产二创内容;建立企业合作联盟,与字节跳动、腾讯互娱共建“东夷内容共创平台”。与国内知名动画工作室或纪录片团队合作,开发高品质的东夷文化主题动画电影或纪实类微纪录片。与山东省博物馆等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沉浸式数字展览内容、互动教育游戏、线上专题数据库。
三、整合渠道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
(一)注重平台化运营与精准触达设计线上传播策略。分平台、内容形式、目标受众、核心策略、量化目标进行矩阵分工与内容定制。基于用户点击率、停留时长等行为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算法优化,动态调整内容推送策略,实现技术驱动的精准推送。
(二)强化权威背书与深度渗透进行主流媒体传播。策划“东夷文化保护与创新传承”主题,争取在央视推出纪录片或专题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文化栏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多语种频道,推出《东夷文明之声》系列广播专题或短音频故事。策划系列深度理论文章,争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化版专栏刊发。与《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联动。在山东卫视及有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策划“东夷文化”主题专场,实现趣味化科普。积极申办或深度参与国家级、省级“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联合文化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形成提案或建议,为项目争取更高层面的政策关注与支持。
(三)突出沉浸式体验与文旅融合完成线下场景升级。对遗址公园与博物馆改造升级,开发AR导览系统。以太阳崇拜为主题,打造沉浸式剧场,对太阳祭典传统环节进行创新升级,增设AR互动。设计“寻陶探秘”精品路线,体验亲手制作陶器;在丹土遗址通过手机扫描寻找“陶文碎片”体验AR寻宝游戏,在尧王城遗址旁探索设置观星营地体验星空露营。与携程、飞猪等建立合作渠道,上线专属页面。
(四)聚焦品牌联动与破圈传播尝试跨界深度合作。游戏领域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英雄皮肤,快消领域推出“黑陶纹系列”星巴克联名限定杯。创建“东夷文化+”产业联盟,联合开发“黑陶·国礼”系列,推出东夷文化主题科普展,共建AIGC内容生产平台。在TikTok平台开设英语、日语、阿拉伯语账号,发布《东夷文明一分钟》系列,与Amazon Prime合作,上线纪录片,配发英、法、西语等字幕,覆盖北美、欧洲、拉美市场。
构建东夷文化从“静态遗产”到“动态资产”的转化路径,价值不仅在于为日照打造“中国太阳文化之城”提供实施蓝图,更在于探索出一条中小城市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本文系2025年日照市社科专项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2025170;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宣传部 日照市北京路中学)